如果因为误食了带有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的食物,就可能引起肠道感染。肠道感染是由细菌、病毒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。在治疗上除应用抗生素治疗外,配合中药灌肠治疗,可明显改善症状,缩短疗程,取得满意的疗效,肠道感染性腹泻属中医泄泻、痢疾、霍乱,腹痛等范畴。中医辨证有外感,内伤之分,虚,实,寒,热之证。本文所讨论的仅属于湿热型肠道感染的中西医治疗。中医治疗主证:腹泻、稀便或脓血便,泄下急迫或泻而不爽,肛门灼热,腹痛,里急后得,烦热口渴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或濡数。治则:清热化湿解毒,行敢宽中止痛。北 京 中 科 白 癜 风 医 院 免费咨询电话:400-005-7879 从疾病的根本入手化湿解毒,从表征入手解决疼痛的问题。
控制感染也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步骤,可以采用西医治疗: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。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、复方新诺明、氟呱酸等抗生素。补液: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,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。治疗休克,调整微循环紊乱,纠正酸中毒,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。支持对症治疗: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,伴有心衰、脑水肿、休克肺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;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。体会湿热型肠道感染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。多发于夏秋之交,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,郁遏于中焦,湿热郁蒸,气血阻滞,气血与湿热疫毒相搏结化为脓血;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;肠中有热则泻下急迫;湿热互结则泄而不爽;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;湿热内盛则烦热口渴,小便短赤;舌红、苔黄腻,脉沿数则均力湿热之象。湿热型肠道感染多见于疾病的急性期。活动期病情危重或疾病发展的高峰期,高热不退,症状逐渐加重。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,按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型肠道感染,则可用中药灌肠治疗,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一般来说,很多中药与西药不能同时用,要隔开一段时间。
中药里也有不少能起到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,如白头翁;黄连;黄柏等。据现代医学研究它们有广泛的抗菌作用。对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,枯草杆菌、绿脓杆菌、伤寒、副伤寒、霍乱、阿米巴滋养体等均有抑制作用。白头翁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,故能止泻止血,并配伍其它中药可明显的改善症状,结合西医治疗可加强其抗菌效果,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。中药保留灌肠目的有二、其一药物可达病所直接抑制肠道内细菌的生长。共二灌肠能清除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,减少对肠粘膜的损害,恢复结肠功能和保持正常的内部环境。中药保留灌肠适应范围较广,但也有严格的禁忌症,如严重的痔疮、过度衰竭或有严重的心脏疾患、有肠道出血的病人均应应忌使用。结肠癌、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的病人,应在医师严密监护下使用。患有白癜风病的朋友,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肠道感染。
(91194)(103)(125)
Copyright@2010-2023 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:
网站声明:本站信息仅做参考,不可作为诊疗依据!
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462号
联系电话:400-005-7879(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)
门诊时间:8:00—18:00
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佳灵路6号
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
互联网医院